行业新闻
划重点 | 《2022认证机构高质量发展报告》这些亮点值得关注(附全文)
发布日期:2023-11-27 浏览次数:435
近日,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发布《2022认证机构高质量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介绍了2022年我国认证机构的基本情况、注册认证人员数量保证情况分析、认证机构获认可的基本情况、认证质量评价结果及分析等内容。
《报告》显示,截至 2022 年底, 全国共有认证机构 1128 家, 比上年增加 196 家;累计颁发有效认证证书 336.6 万张, 比上年增长11.46%;获证企业 93.9 万家, 比上年增加 7.9%。
《报告》指出,我国认证行业已经形成一批代表中国认证水平的主力军;认证行业正在进入两极分化的时代;认证行业发展方兴未艾,高质量发展对认证的需求依然旺盛;认证行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以高质量认证服务高质量发展;认证行业要推动改革,充分利用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
全文如下:
前言
三年大疫过去了!在这难忘的三年里, 认证机构、 认证人员与全国人民一道, 经历了磨难, 砥砺了筋骨, 取得了发展。三年来,认证工作没有因为疫情而停步或倒退, 而是继续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这个事实表明, 认证行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促进者, 在任何情况下, 都是社会经济发展必须的。40多年来, 我们所坚持的一贯方向就是促进高质量发展,这个方向是正确的。坚持这个方向, 就是坚守了认证工作的本份, 就可以战胜各种困难挑战,三年的疫情做了最好的印证和注脚。
2022 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按照疫情要防住、 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 认证行业与全国人民共同踔厉奋发、 积极有为,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新的发展成就。在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的起点上,认证行业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和责任。40 多年来, 我们以质量提升为己任, 脚踏实地,帮助每个获证组织实现提升质量效益。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 我们要守正创新, 创造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辉煌, 同时实现认证工作高质量发展。
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化, 认证行业的形势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竞争格局进一步调整。认证机构数量快速增长, 认证行业两极分化的趋势凸显。一方面,一些多年形成品牌的认证机构稳健成长, 继续担当行业发展中流砥柱的作用;另一方面, 出现了大量运行不正常的认证机构,给行业形象和声誉带来了负面影响。过去以所有认证机构的业务数据反映行业发展情况的方法, 不再必要。我们尝试以部分优秀认证机构的业务数据反映认证行业发展的总体状况,经过与部分认证机构充分沟通调研, 我们认为这种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是可以发挥本报告引领发展的基本功能作用的。
本报告旨在反映 2022 年我国认证行业的基本发展情况,着重反映代表认证机构主流力量的优秀认证机构状况, 向社会反映我国认证机构服务高质量发展、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动态和情况, 引导认证机构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同时, 为认证机构改进工作提供对比坐标。
2022 认证机构高质量发展报告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通过对认证机构发展数据的收集汇总, 通过对认证机构发展特性指标的客观分析。选取 2017年以前成立的 352 家认证机构,详细分析其业务发展数据,如实反映我国优秀认证机构 2022 年的发展状况, 形成了本报告, 本报告的数据截至 2022 年 12 月底。
一、 2022 年我国认证机构的基本状况
截至 2022 年底, 全国共有认证机构 1128 家, 比上年增加 196 家;累计颁发有效认证证书 336.6 万张, 比上年增长11.46%;获证企业 93.9 万家, 比上年增加 7.9%。质量认证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 服务新发展格局取得了积极成效。本报告选取的 352家认证机构, 数量占认证机构总数的 31.2%, 颁发认证证书 2976935 张, 占证书总量的 88.43%, 完全可以反映全国认证行业的总体水平。截至2022 年底, 我国颁发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 461229张(上年 450237 张), 增长 2.44%, 强制性产品认证受政策影响更为直接,不是市场自然选择结果。颁发自愿性工业产品认证证书 969714 张(上年 848166 张), 增长 14.33%, 增长势头强劲。颁发服务认证证书 57680张;颁发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1797498 张(上年 1706757 张), 增长 5.32%, 增速放缓。
其中, 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全国发放证书 1797498 张,选取认证机构发放证书 1503115 张, 占 83.62%;强制性产品认证全国发放证书461229 张, 选取认证机构发放证书 428258 张, 占 92.85%;自愿性工业性产品认证全国发放证书 969714 张, 选取认证机构发放证书934412 张, 占96.36%;食品农产品产品认证全国发放证书 80187 张, 选取认证机构发放证书 76394 张, 占87.79%;服务认证全国发放证书 57680 张, 选取认证机构发放证书34756 张,占 60.26%。按照认证证书数量对 352家选取认证机构的规模进行分层分析, 发证情况见下表。
将上述数据绘制分层图如下:
即使在选取的较优秀机构里, 发证量在 500 张以下的仍占比达到 30.2%, 说明认证机构“小散弱” 的特征是比较突出的。运用上述数据,进行认证证书集中度分析, 10000 张证书以上 58 家认证机构证书数量合计为 2365682 张, 占证书总量的 70.28%, 比上年增加 0.37%,趋向于更加集中, 也可以理解为品牌效应;5000 张证书以上的 96 家认证机构证书数量合计为 2629925 张, 占证书总量的 78.12%,比上年减少1.68%。
在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竞争较为激烈的管理体系认证领域, 共有 830 家认证机构颁发了证书, 较上年认证机构数量增加 170家。不同认证证书数量对应的认证机构数量见下表:
运用上述数据, 进行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集中度分析,10000 张证书以上 39 家认证机构证书数量合计为 897605 张,占证书总量的 53.89%,比上年增加 1.29%;5000 张证书以上的 73 家认证机构证书数量合计为 1203870 张, 占证书总量的 66.97%, 比上年增加0.18%。集中度的提升也可以理解为优势认证机构的品牌效应。
在强制性产品认证领域,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 证书总量为 293695 张, 占 63.68%, 居于主导地位, 但比上年下降 4.66%,且呈现连续下降趋势。其他不同认证证书数量对应的认证机构数量见下表:
在工业自愿性产品认证领域, 选取的认证机构中共有168 家认证机构发放了证书, 发展势头强劲,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其中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证书总量为 324950张, 占 33.51%, 居于领先地位。自愿性产品认证领域的领先地位, 是技术开发能力、市场驱动能力和品牌效应的综合因素决定的。工业自愿性产品认证领域受技术背景、 行业历史影响力、 政策支持等因素影响, 集中度更高、门槛更清晰,新进入的认证机构开拓市场难度更大。其他不同认证证书数量对应的认证机构数量见下表:
在服务认证领域, 2022 年证书量没有明显增长。 在选取的认证机构中, 仅有 1 家认证机构发证量超过 5000 张, 其他认证机构的发证数量均在5000 张以下, 呈现出“小而散”的特征。不同认证证书数量对应的认证机构数量见下表:
在食品农产品认证领域, 在选取的认证机构中不同认证证书数量对应的认证机构数量见下表:
2022 年所选取的认证机构认证营业收入为 2037563.8 万元。不同认证业务收入数量对应的认证机构数量见下表:
运用上述数据, 针对所选取的认证机构进行认证收入集中度分析, 业务收入在 1 亿元以上的 41 家认证机构业务收入合计 1486048.42 万元,占到总收入的 74.05%, 比上年度下降 4.37%;业务收入在 5000 万元以上的 76 家认证机构业务收入合计 1685545.52 万元;占到总收入的83.99%, 比上年度下降 3.05%。
二、 注册认证人员数量保证情况分析
对总体认证人员的充分性进行分析, 2022 年底注册认证人员级别以上 76212 人。每个认证人员每年贡献的工作人日按照 180 日/人估算,现有认证人员可以提供的人日数为:76212 人*180 日/人=13718160 日
截止 2022 年底现有认证企业数量为 937894 家, 按照每年向每个企业提供 6 日的认证服务时间估算, 需要的工作时间数为:937894家*6 日/家=5627364 日可能产生的冗余人日数:13718160 日-5627364 日=8090796 日也可以说,注册认证人员数量是可以满足认证工作需要的。一人多证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可以估算一人多证的基本情况。 每个认证人员持有的证书量为:177816 项/76212人=2.33 项/人现有认证人员可以的提供审核(检查、 审查) 工作时间为 13718160 日, 有效证书数为 177816项。则每张有效证书可以提供工作时间为:13718160 日/177816 项=77.15 日/项每年维护每张证书的工作日估算为 3日。则各项认证人员满足的程度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 大部分认证领域注册认证人员是可以满足要求的, 满足数为负数的认证领域注册认证人员数量不能满足要求。人数不满足数量较多的认证领域,应当针对具体领域具体分析, 实际工作中是否存在使用不注册认证人员的情况, 或要求的认证工作时间偏少等情况。在自愿性产品认证领域,一些自愿性产品认证数量大的外资认证机构在产品认证过程中大量使用未注册认证人员, 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在强制性产品认证领域,有相当数量的自我声明被统计为认证证书, 未实际产生工作时间。
三、 认证机构获得认可的基本情况
截至 2022 年底, 认证机构数量为 1129 家, 获得认可资格的认证机构为 286 家, 占机构总量的 25.35%。其中, 获得CNAS认可资格的机构为 248 家, 同时取得 CNAS 认可资格和国外认可资格的认证机构 67 家, 仅持有国外认可资格的认证机构 38 家;截至 2022 年底,各机构共计颁发产品、 管理体系、 服务认证证书 336.63 万张, 其中, 取得认可资格的认证机构发放的有效证书 289.72 万张, 占比 86.06%,其中带有认可标识认证证书 136.17 万张, 占全国证书总量的40.45%, 带有 CNAS 认可标识的证书 106.86 万张,带有境外国家或地区认可标识证书 29.32 万张。国外(地区) 认可机构在华开展认可活动的认可机构 31 家, 主要覆盖领域集中在管理体系、自愿性产品认证以及服务认证。
按认证机构颁发带有境外认可标识证书数量分布, 境外认可机构开展活动较为靠前的是:英国皇家认可委员会(UKAS)、 美国国际认可服务公司(IAS)、美国国家标准协会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ANAB)、 大洋洲认可委员会(JAS-ANZ)、德国认可委员会(DAkkS) 和荷兰认可理事会(RVA)、法国国家认可委员会(COFRAC)、 加拿大标准委员会(SCC), 占境外认可标识证书的 98%。
认可是国际通行的衡量认证机构服务能力的基本方法,通过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评审,证实认证机构是否具备开展合格评定服务能力。在认证机构资质审批对认证机构技术能力无法起到证实作用的情况下, 实际上,没有获得认可的认证机构不具备开展认证活动的基本能力。在国际市场上, 认证机构通过获得认可后才可能取得市场信任、 开展认证工作;在我国,因为一些认证机构持有国家认监委颁发的资质批准证书, 在未取得认可的情况下, 仍然有取得信任、 开展认证工作的空间。对未获得认可资格的认证机构情况进行分析,一是因为不认可可以降低成本、 规避监管, 不打算取得认可资格;二是因为认证机构成立时间短, 各方面资源有限,不具备获得认可的能力和条件。
大量未获得认可的认证机构、 认证证书的存在, 扰乱了认证市场, 降低了认证证书含金量, 损害了认证工作声誉。
主要影响有如下方面:
(一) 大量未获得认可的认证机构在市场上开展认证工作, 不执行认证基本规范流程、 不具备认证结果控制的基本能力, 直接造成认证质量低劣,认证结果不可信, 认证证书形式真实、 实质虚假。
(二) 大量未获得认可的认证机构在市场上开展认证工作, 直接降低了认证机构运作成本, 造成恶性低价竞争, 对正常的认证市场秩序冲击极大。一些机构以500 元左右的认证机构卖证, 认证机构不支付审核人员劳务费用, 审核过程外包, 认证全过程失控, 导致认证乱象持续发生。
(三) 对获得认可的认证机构监管方法多、 监管力度重,对未获得认可的认证机构监管方法少、 监管力度轻, 监管不一致。使一些认证机构认为不认可比认可好,可以规避监管。
(四) 在获得认可的认证机构中,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CNAS) 执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决策有力, 监管力度大;国外认可机构正常评审流程以外,则基本没有后继监管。使一些认证机构认为国外认可比国内认可好, 国外认可监管力度弱甚至不监管。一些国外认可机构在认可收费上明显低于 CNAS 收费水平,抢占认可市场, 也成为认证机构为降低成本选择国外认可机构的重要原因。目前 ANAB、 IAS、JAS-ANZ的认可资格受到新机构追捧也有该方面的考量。IAS认可资格成为长三角、 珠三角新成立机构较为推崇的认可标识, 带有 IAS 认可标识证书年增长超过50%。
(五) 大量未获得认可的认证机构在市场上开展认证工作, 在市场推广和宣传中,故意模糊认可与不认可的区别,大量未获得认可的认证机构在市场上开展认证工作, 极大损害了踏实经营、 遵章守纪、 具备能力、 获得认可的认证机构的权益,损害了认证工作的声誉, 损害了认证认可工作的发展权益。
机构认可问题引起行业的广泛关注, 2023 年 9 月 “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网站查询界面, 增加“具有CNAS 标识” 查询栏目。同时,近 10 年来,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实施的认证证书转换机构行业自律措施中, 对于不带认可标识证书转换带有认可标识过程不设定限制条件,从市场角度切中机构的利益要害, 进而从实施层面极大带动了认证机构获得认可资质的进程。从社会采信层面看, 近年来认证服务招采进程中,对于机构是否获得认可考量的权重也在逐渐增大。
四、 认证质量评价结果及分析
本年度质量评价指标做了必要调整。包括注册认证人员充分率、 专职认证人员充分率、 良好审核案例入围数量3个正向质量指标。抽查不合格率为负面警示,不再作为认证质量的评价指标, 单独在报告第十部分进行说明。注册认证人员充分率即级别以上注册认证人员数与有效证书数的比值, 在352家机构中,平均注册人员(有正式级别) 人数172人, 超过该行业平均数的认证机构87家, 颁发证书占比81.58%。行业内低于10名(含) 注册人员(有正式级别)机构36家。该指标行业平均水平为认证人员数/认证证书数为2.03%, 比值越高说明机构人力资源越充分, 排名靠前。该指标过去几年呈现上升趋势,2019年为2.01%,2020年为2.75%, 2021年为3.08%。与前几年相比, 今年统计范围收窄, 但行业平均水平仍然低于往年,表明虽然注册认证人员向规模以上认证机构聚集, 但统计范围内的352家机构整体的人力资源利用程度下降。同期, 查看352家机构的中位数为3.18%,高于去年的同期水平, 说明统计范围内的人员利用两极分化比较严重, 特别是一些成立较早的检测认证复合体, 认证业务不占主体, 人员利用率较低。同时,结合获证组织数量和认证证书数量增长的趋势分析, 获证组织的增长比证书的增长要迟缓很多, 本次报告覆盖的机构多为综合类机构,同一组织的多领域证书结合审核更为普遍,使得人员和证书的比值进一步降低。专职注册认证人员充分率即级别以上专职注册认证人员数和有效证书数的比值。该指标行业平均水平为专职人员数/认证证书数为0.79%,相比较2019年的0.88%,2020年1.16%, 2021年的1.00%, 在今年统计范围收窄的情况下, 行业平均水平仍然低于往年。中位数为1.47%,和注册人员充分率的情况基本相似。注册认证人员充分率与专职注册认证人员充分率两个指标充分反应了认证机构人力资源的充分与否,且与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人力资源的充分使用是认证质量的重要保障, 直接影响着认证机构的工作水平和认证结果的可信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反映相对优劣的对比参考。提高注册认证人员充分率和专职注册认证人员充分率, 可以增强认证机构的能力和竞争力,推动行业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进。总体而言, 虽然越来越多的机构重视注册认证人员的资源, 且行业对于专业认证的需求逐渐增加,但行业对于人才的使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良好认证审核案例入围体现了认证机构追求质量提升的意愿和能力, 反映了认证机构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 技能和经验,能够应对复杂的认证需求和挑战。中国认证认可协会连续举办14届良好认证审核案例评议交流活动, 近5年共有54家认证机构的754个案例入围,良好认证审核案例的入围不仅是对认证机构工作的肯定,也是认证机构提升自身认证质量的动力。良好认证审核案例交流活动在机构和行业中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技术研究氛围。通过持续引领、 鼓励和正面引导,可以激发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 促进技术研究的深入开展。这有助于推动认证供给的稳步提升,并在认证行业中形成良性竞争与合作的态势。通过交流认证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和认证成效, 可以向社会展示认证认可的重要价值和作用, 进而引导更多的认证机构,特别是近年来新批准的一些认证机构积极参与认证认可工作。认证质量评价结果领先的认证机构名单见附件1。
五、 创新评价结果及分析
对创新的评价设定了认证类别(认证业务种类) 数量、承担或参与政府部门(认证认可行业相关管理部门) 的科研项目数量、 主持/参与编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或地方标准)数量、 专利授权数量、 核心期刊(认证认可专业期刊) 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数量等 5 个评价指标。
在此基础上, 今年重点对 352 家机构取得高新企业、 瞪羚企业、 专精特新、 专精特新小巨人、 创新型中小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取得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创新能力反映了认证行业发展的潜力, 是发现优秀认证机构的重要指标。
2022 年度, 评价对象范围做出调整, 对 2017 年前成立的 352 家机构进行数据分析, 认证类别(认证业务种类) 针对所有认证机构进行评价,不同认证类别数量对应的认证机构数量见下表:
一般来说, 认证类别在 20 种以上的认证机构具备较强的认证领域开发能力;在 10-19 种之间的认证机构具备较强的跟随开发能力, 在 4-9种之间的认证机构具备较弱的跟随开发能力;在 3 种以下基本不具备认证领域开发能力, 这些机构一般是常规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和单一的产品认证机构。
数据表明, 2022 年认证类别在 20 种以上具备较强认证领域开发能力的认证机构为 29 家, 比 2021 年增加 3 家;在10-19 种之间的66 家;在 4-9 中之间 117 家;3 种以下的 140家。 认证机构具备较强的跟随开发能力以上机构 95 家, 约占 352 家机构的 27%,认证领域最多的机构达到 49 种。在开展自愿性认证的机构中, 拥有不同认证规则数量所对应的认证机构数量见下表:
截至 2022 年底, 352 家机构备案认证规则 21763 种, 拥有认证规则最多的机构为 1779 种。认证规则数量在 100 种以上,认证机构具备较强的认证项目研发能力;认证规则在30-99 种之间, 认证机构具备跟随研发能力;认证规则在10-29 种之间,认证机构具备较弱的跟随研发能力;认证规则在 9 种以下的认证机构基本不具备自主研发的能力。
数据表明, 拥有认证规则 100 种以上的机构由 2021 年的 44 家, 增加到 2022 年的 52 家;30-99 种之间的机构85家。认证研发创新能力较强的认证机构数量 137 家, 约占 352家机构的 39%, 认证项目研发能力有了较大提升。
在承担科研项目方面, 352 家认证机构中有 21 家机构报送 2022 年承担或参与政府部门(认证认可行业相关管理部门) 的科研项目数据,承担项目最多的 60 项。分布情况见下表:
在参与标准编制方面, 主持/参与编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 的认证机构 56 家, 涉及标准 427 项。主持/参与标准数量最高为 38项。分布情况见下表:
专利授权数量方面, 拥有专利的认证机构 2022 年 106家, 共计获得专利 11438, 软件著作权 169 家, 4988 件, 合计 185家, 16426 件, 具体分布见下表:
由于 2022 年度采集的数据不是全量数据, 数据较上年度有所下降, 主要原因是部分具有知识产权的检验检测机构集团化发展, 开始从事认证你工作,这些机构持有一大部分专利、 著作权等知识产权。
期刊发表论文方面, 共有 20 家认证机构报送了 2022 年核心期刊、 认证认可专业期刊杂志(认证认可专业期刊) 上发表论文数据, 共计 552篇, 论文数量超过 10 篇的认证机构共计 11 家, 论文发表数量最多机构 180 篇。
2022 年度, 认证机构在创新方面取得较好成绩, 352 家认证机构中, 认证机构认证类别创新能力较强的 95 家, 约占 352 家机构的27%;认证研发创新能力较强的认证机构数量 137 家, 约占 352 家机构的 39%,;在承担科研项目方面,21 家机构参与, 约占 352 家机构的5.96%;在参与标准编制方面, 主持/参与编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 的认证机构 56 家, 约占 352 家机构的 15.9%;拥有专利的认证机构185 家, 约占 352 家机构的 52.5%;期刊发表论文方面,共有 20 家认证机构报送了 2022 年核心期刊、认证认可专业期刊杂志(认证认可专业期刊) 上发表论文, 约占 352 家机构的 5.6%。
2022 年度 352 家机构中, 部分机构取得高新企业、 瞪羚企业、 专精特新、 专精特新小巨人、 创新型中小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认定。带动行业创新能力提升, 并在税收上取得了优惠及补贴。
很明显, 创新仍然是认证机构持续追求的目标, 相比认证作为高新技术服务业的发展要求,认证机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需要继续努力。创新评价结果领先的认证机构排名见附件 2。
六、 社会责任评价结果及分析
在 352 家机构中, 公益项目上报机构 21 家, 公益项目公益项目投入总额从 0.28 万元到 1000.2万元不等。所开展的公益项目主要涉及参与政府及社会, 或自发组织的抗击疫情献爱心捐款捐物, 抗洪救灾、 乡村振兴捐助, 助学捐款,驰援一线抗击疫情,从行业发展来看, 认证机构通过小微企业管理提升、 节能诊断、 减免认证费用、 消费扶贫、 捐书等有计划地结合行业技术服务特性, 积极开展或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主动承担并履行社会责任, 这是认证行业更好发挥传递信任, 服务发展的本质要求, 也是提升认证社会普遍认同感、 信任度和满意度, 促进社会有关各方采信认证结果的需要, 是建立行业公信力的重要保障。但也应看到参与公益事业的机构占比仅为 5.96%,认证行业内的大部分机构还应努力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助力认证行业高质量发展。社会责任评价结果领先的认证机构排名见附件 3。
七、 信誉评价结果及分析
信誉评价由认证证书转出率、 注册认证人员转出率、 市场监管(税务) 系统内企业诚信评价信息 3 个指标进行评价。在 352 家机构中, 体系认证、产品认证发、 服务认证证书总量在 500 张以上的机构共计 247 家, 认证证书转出率情况如下:
2022 年证书转出总量为 73581 张, 占证书总量 4.89%,认证证书转出比例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对比近三年证书转出率不同层次占比, 2022年未发生证书转出的比例与 2021 年基本持平, 3%以下证书转出率与 2021 年相比显著降低, 而5%-10%以及10%以上两个层次的证书转出比例有所增加, 其中 10%以上的层次被认为是特殊状态。247 家机构中共有 36家机构证书转出比例超过 10%,通常是机构的分支机构独立成立新的机构进行证书转换, 以及认证机构受到行政处罚后向关联机构转移客户情况, 这一层次的占比与 2021年相比显著提高。虽然近三年机构的统计范围不一致, 但通过对证书转出率不同层次占比的变化的分析亦可以反映出行业变化。总的来说,虽然认证证书转出比例总体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但部分机构证书转化率逐年上升, 存在一定风险。
级别以上注册审核员转出数量总计 3476 人次, 认证人员转出比例为 5.74%, 认证机构人员正常有序流动, 处于稳定的状态。证书数量大于 500且认证人员数量超过 100 人的机构共计 125 家, 级别以上注册审核员转出情况如下:
级别以上注册审核员是机构中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核心人才,他们的流动会给机构信誉带来一定影响。过度流失这一群体可能被外界解读为机构内部管理问题或者制度缺陷, 进而损害机构的信誉和声誉,
这种负面的舆论和市场反应可能对机构的形象和品牌造成长期影响。虽然近三年机构的统计范围不一致,但通过对级别以上注册审核员转出占比变化的分析亦可以反映出行业变化。10%-20%及 20%以上两个层次的注册审核员转出比例与前两年基本持平,意味着行业人力资源市场总体上平稳有序。在 10%以下的转出比例有所波动属正常范围内, 适度比例的级别以上注册审核员转出被认为是一种有益的策略,亦可以带来积极影响。
本年度市场监管、 税务系统内企业诚信评价指标做了必要调整, 仅以税务评级作为考量指标。在 352 家认证机构中2022 年税务评级为 A级的认证机构数量为 163 家,2021-2022年连续三年税务评级为 A 级的认证机构数量为 95 家。税务评级为 A级可证明机构遵循最佳税务实践并具备良好的税务管理能力, 有助于机构保持财务稳定, 并提供更好的经营环境,从而促进机构高质量发展。信誉评价结果领先的认证机构排名见附件 4。
八、 品牌评价结果及分析
品牌方面设定了市场占有率、 境外认证证书数量、 品牌价值信息等 3 个评价指标, 其中市场占有率数据见本报告第一部分。
从过去 5 年的认证机构评价结果看, 境外证书的发放主要集中在头部机构, 今年的评价基数发生调整后, 对于整体呈现不会有大的变动,本年度累计发放境外证书 98010 张,接受评价的机构发放境外证书 97042 张。认证机构发放境外认证证书数量规模情况见下表:
境外认证证书数量主要是表征认证机构“走出去” 战略的实施情况, 从近几年统计的数据情况看, 我国认证机构在这个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境外认证证书数量不足总证书量的3%。2022 年统计的 352 家认证机构中共有 150 家机构发放了境外证书, 发放证书数量 97042 张,占境外发放证书量 98010张的 99%, 相较去 2021 年有小幅提升, 既有后疫情贸易便利化的改善因素,也有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服务贸易协定的推动。同时, 我国工业体系不断完善, 国产替代率增加, 低压电器、 汽车元器件等进口数量减少等因素影响,导致部分机构的境外证书减少, 侧面说明我国认证机构主要还是服务于我国的工业产品评价和进出口贸易, 而成为国际品牌机构,服务全球贸易的能力和认可度仍有不足。从境外证书的发放地域看, 和我国国际贸易、 经济合作及外资投资情况高度契合, 境外证书的地域分布情况见下图:
除台湾地区的证书数量继续下降明显外, 墨西哥、 马来西亚有小幅缩减, 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境外证书数量均有小幅提升, 德国、 美国、 日本、韩国证书增长量较为领先, 但与 2019 年相比, 只有东南亚的泰国、 越南、 印度尼西亚的证书呈现增长趋势, 其他均为 2020之后逐年呈上升趋势,尚未恢复到 2019 年水平。
从 2022 年的证书发放情况看, 境外证书发放量仅占我国整体证书数量的 2.91%, 占比较低。从境外证书的领域和类别看,主要集中在自愿性产品认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 市场需求导向表征明显, 一是境外企业为进入中国境内市场,依据我国国家标准实施的产品认证, 低压电器设备,信息技术设备、 机动车辆及安全附件、 锂电池等领域, 多是强制性产品认证, 由销售商代为申请;二是境外企业看中中国境内完整高效工业体系和生产加工制造能力,在华投资建厂或是以制造商身份委托加工, 产品再销往其他国际市场, 经贸过程中为满足境外的法律法规, 欧盟标准、 相关认证制度所有者要求实施的产品认证,家电及类似用途电器、 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 基础制造业装配零部件、 照明设备、 低压电器成套设备等领域, 以自愿性产品认证为主。从获证组织情况看,境外企业在华投资建厂和委托中国企业生产加工为主, 制造商和生产厂均在境外的数量仍然较少。管理体系涉及的境外证书发放量仅 2798 张,占境外证书发放量的2.85%,集中在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国家。反观外资机构(含合资)在我国发放证书总量 555869 张, 其中管理体系 203942 张,自愿性产品认证348044 张。以上数据表明, 境外证书发放数量与我国认证大国的地位仍不匹配, 与我国目前推进“一带一路” 倡议的要求仍不适应,中国的认证制度和认证模式国外的采信程度不高, 国内知名认证机构和国际知名认证机构的布局仍有距离, 标准、 制度所有者、联盟认证等融合创新和市场应用模式及场景仍有进步空间。境外认证证书数量直接与认证证书的采信程度和公信力有关, 我国要建设认证强国,就必须在这个方面有所作为。
品牌价值信息以单张证书的平均收入和平均纳税额为基本数据, 以 30 年时间为基数(按认证机构登记注册的时间, 30 年系数设为 1;不足 30年的每一年递减 0.01, 如 29年取 0.99)、 品牌价值=基数×市场占有率×单张证书平均纳税额×单张证书平均收入。品牌价值信息属于相对比较性数据,根据测算结果, 协会给出了排名靠前的认证机构名单。品牌评价结果领先的认证机构排名见附件 5。
九、 效益评价结果及分析
效益方面共设定了业务收入、 单张证书平均纳税贡献额、 单张证书平均收入、 认证业务人均收入 4个评价指标。认证业务收入的数据已经在基本情况中进行了分析(见本报告第一部分)。在单张证书平均纳税贡献额、 单张证书平均收入、 认证机构人均收入 3个评价指标中, 包含认证机构的管理体系认证收入、 产品认证收入、 服务认证收入, 综合类机构营业收入不再包括检测收入及其他类认证项目收入。单张证书平均纳税贡献额、 单张证书平均收入、 认证业务人均收入较低, 往往反映出认证机构品牌竞争能力相对较弱, 议价空间小, 常规管理体系占业务主体份额较大,同业竞争明显, 同时服务认证领域的这一趋势也从数据中得以表征, 服务认证近 2 年增长速度有所减缓, 单张证书的价格和利税额仍持续下滑, 头部机构实施项目较少,主要集中在机构审批制度改革后成立机构中;单张证书平均纳税贡献额、 单张证书平均收入、 认证业务人均收入较高, 往往反映出认证机构服务方式多元化,认证规则和认证技术储备高, 能更加贴近市场需求, 投入研发和后继收益产值高, 收益渠道较多, 认证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较强。同时,也直接反映一个认证机构的价格水平和营业模式, 近 2 年服务政府、 区域品牌、 联盟认证等项目在头部机构增长迅速。
证书数量超过 500 张的认证机构单张证书平均纳税贡献额的情况见下表:
2022 年度对参评对象进行收紧, 但高附加值高利税证书分布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说明整体的优质项目, 高附加值项目主要集中在头部机构, 从对比情况看,目前参评机构的分布情况与上两年全量数据的分布非常接近, 只是在 100 以下有明显差异, 进一步说明, 从证书的分布、 营业收入和利税等维度看,参评机构的体量和数据基本能表征行业的正常水平, 处于偏离数据较少。
近年来国家推行“营改增” 等税收政策改革调整, 认证机构也收获改革红利, 行业整体的纳税水平同比下降。同时,认证机构认定为高新企业后,税收优惠政策也得到体现, 高新企业 2022 年为 237 家, 2021 年为 184 家, 2020 年 163 家,2019 年 125 家,另有瞪羚企、 科技型中小企业业、 专精特新企业、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创新型中小企业、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在创新部分进行了描述,行业整体提升和对于科技投入加大, 认证产品和其他产业融合程度进一步完善, 市场需求旺盛的环境下, 认证制度的供给适配程度进一步提升。
证书数量 500 张以下的认证机构, 一部分是因为主营业务不是认证, 单张证书折算数据偏离过大, 一部分规模体量过小, 营收和利税过少,未列入排名。该数据属于相对性对比数据, 但数额过低的认证机构往往和综合服务能力不强、收入渠道单一、 价格水平低直接相关。2022 年度行业内累计证书数量超过500 张的认证机构共 527 家(2021 年为 446 家,2020 年为 349 家, 2019 年度为 281 家), 本次参评机构证书量超过 500
张证书机构 246 家。
证书数量超过 500 张认证机构单张证书平均收入情况见下表:
证书数量 500 张以下的认证机构, 一部分是因为主营业务不是认证, 单张证书折算数据偏离过大, 一部分规模体量过小, 营收过少,未列入排名。单张证书平均收入是判断认证机构状况的重要指标, 单张证书平均收入高, 意味着综合服务能力强、 认证供给贴近市场, 技术储备充足,利润率高,有更多的资金可以用于提升质量、 研发创新, 一般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单张证书平均收入低, 则意味着综合服务能力不强, 同质竞争导致利润率低,很难有资金可以用于提升质量、 研发创新, 经营风险增强。单张证书平均收入过低, 则表征该认证机构属于恶性低价竞争的主要参与者,还可以说明其经营方式的无序和散乱。实际上, 单张证书平均收入低于 3000 元的认证机构, 一般仅靠分支机构(合作方)运作认证过程,认证机构本身仅靠收取管理费作为主要收入;认证机构不能控制认证过程的审核费(检查费) 等关键费用, 也就丧失了对认证过程的直接管理权。价格是极其敏感的市场因素,通过价格因素发现运作方式不正常、 问题多发的认证机构, 作为日常的监控重点, 是可行的监管方法。
证书数量超过 500 张认证机构人均贡献情况见下表:
证书数量少于 500 张的认证机构未列入排名, 部分新设立认证机构无此数据。认证机构人均贡献是一个相对性比较指标,主要表现认证机构的劳动生产率和服务价值议价能力、 综合服务能力。认证业务人均贡献高, 则意味着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服务价值、议价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认证业务人均贡献低, 则意味着有较低的劳动生产率、 服务价值、议价能力, 综合服务能力欠缺, 认证业务人均贡献低于 10万元的认证机构,实际上处于经营不正常状态。同时数据分析发现, 人均贡献受机构专、 兼职的人员比例和使用频次影响较大,过多的运用兼职人员不利于队伍稳定和能力提升以及认证一致性的保持, 同时也拉低了认证业务人均收入水平, 本次参与评价机构发放证书量超过 500 张的 246家机构中(全行业是 476 家), 人均贡献超过 10 万元的机构 151 家,占机构总量的六分之一, 发放证书占证书总量的四分之三。从实际数据看,行业整体状况是证书集中度较高, 说明大部分认证机构处于较好的水平。实际上, 一些总体收入较高的认证机构对成本控制更为宽松, 技术研发投入, 团标转化利用,新认证产品开发和转化更为稳健。同时, 成立时间较早机构的专职率和人员转出情况占比较少, 保障行业的稳定和认证本质属性发挥作用明显, 而新批准成立机构受品牌、粘度影响, 市场策略较为单一, 多以压低价格减少成本等手段做原始的客户储备, 尽管证书量不大, 单张证书贡献和人均贡献均不大, 而对于行业整体形象影响确较大,负面消息传播影响社会采信方的采信, 间接影响到主流机构的正常议价空间和社会整体美誉度。效益评价结果领先的认证机构排名见附件 6。
十、 机构行政处罚情况专项检查情况分析
该项分析对 2022 年底的 1128 家认证机构的全量数据进行分析, 涵盖 2022 年底前信用系统中尚未进行信用修复的处罚数据。2022年累计行政处罚事项 39 项,累计罚款 251.75万元, 罚没资金 58.83 万元, 累计 310.58 万元, 较上 3个自然年度的机构数量和罚没情况均有增长。
4 年来行政处罚累计涉及机构 111 家 , 行政处罚事项133 次, 其中出现罚没 3 次以上机构 3 家, 2 次以上机构 16家。19家机构累计发放证书 143514 张,占证书总量的 4.16%。
19 家机构中, 获得单一 CNAS 认可机构 4 家, 发放证书 16628张, 同时获得 CNAS 认可和国外认可资质 5 家,发放证书101399 张, 未取得认可资质机构 10 家, 发放证书 25487张。从受处罚机构的证书和认证人员情况分析发现:一是涉及的机构证书增长和人员转入情况较为明显, 说明这些机构的市场策略被合作方裹挟严重,尤其是撤销注销机构的原有项目流入, 带来新的风险;二是新获得认可的机构认可业务范围少, 通常集中在 17、 18、 19、 23、 29、 32 大类,市场开拓过程中以机构取得认可资质优势, 快速转换未取得认可机构证书趋势明显, 为抢占市场资源, 采用降低成本方式连带引发新的风险, 后继将成为关注重点
十一、 基本结论
2022 年是疫情复杂多变的一年, 也是经济发展受到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一年, 认证行业也同样面临了严峻的挑战,正常发展受到了较大冲击。进入 2023年, 在胜利走出疫情的同时, 经济逐渐恢复, 认证行业也转向了正常发展状态。回忆三年抗疫的不平凡历程, 面对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前景,认证行业必将继续脚踏实地、 守正创新、 奋力开拓,开创高质量认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一) 我国认证行业已经形成一批代表中国认证水平的主力军。这批认证机构经过 40 多年认证实践的磨砺, 已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创新能力、 管理经验、工作机制、 市场意识、 骨干队伍, 完全能够代表中国认证的水平, 代表中国认证的形象。也在实践中引领了认证工作的发展方向, 始终坚持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为认证工作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 认证行业正在进入两极分化的时代。新进入的认证机构数量庞大、 鱼龙混杂, 竞争行为多元复杂。进入市场与退出市场的认证机构双向流动成为一种常态,总体上进入成本远远低于退出成本。受到行政处罚的认证机构数量明显增多, 很多认证机构有其名无其实,认证机构之间的不正常关联关系较为复杂突出。这些现象对认证行业造成了负面影响, 损害了认证行业的整体形象。
(三) 认证行业发展方兴未艾, 高质量发展对认证的需求依然旺盛。要尽快推进改革, 畅通社会力量参与开发认证制度的渠道,建立认证制度所有者的基础性工作机制, 大力增加认证供给, 满足社会和市场对认证工作的旺盛需求。认证制度开发由行政主导转向社会主导、 市场主导,政府成为真正的引领者、 规划者、 监管者。通过丰富认证供给, 促进认证专业化、 多元化发展, 改变目前认证机构同质化发展的现状,畅通专业技术人员进入认证行业的渠道。
(四) 必须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以高质量认证服务高质量发展。认证行业必须信守认证公正性, 始终如一地把工作质量放在首位,通过质量和实践打造中国认证的品牌。用公正性、 质量、 品牌赢得国内外市场的信任, 降低我国企业进入国内国际市场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在促进中国产品(服务)、 企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提升中国认证的价值, 树立中国认证的品牌。
(五) 推动改革, 充分利用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 政府不再为拟进入认证市场的主体背书, 政府监管由管认证过程转向管认证结果,有效利用行政监管资源。使认证机构真正通过自身的技术、 专业、 业务能力积累取信市场、开拓市场,改变目前依靠行政批准资质开发市场的现状。要积极研究探索认证行业如何更好发挥有为政府作用, 如何有效利用市场优胜劣汰机制, 防止市场失灵,防止“劣币驱逐良币” , 切实地摸索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广大认证机构、 认证人员要坚定信心, 奋发有为, 通过积极进取的姿态创造认证工作的发展空间, 通过专业严谨的工作拓展认证服务社会经济的市场,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谱写新的辉煌!
来源:中国认证认可协会